戀愛、失戀、單戀、暗戀和迷戀,當中的感受,人在經歷過才會感受得到。也許大家可能在愛情路上仍是初哥,但也許大家可能曾跌跌碰碰了好幾次,閱歷無數;也許大家正在甜蜜當中,也許大家正在療傷,傷口還在滲著血和淚......
還記得戀愛時,起初的蜜月期,天天相見,天天傾吐心事。散步時,自己也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戀人,面上總是泛起一點點微笑,打從心底發出的會心微笑。當時,也許自己會以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。
跟閱讀談戀愛,原來真的與人談戀愛無異:買到一本喜歡的書,心中載滿滿足感,不住地看書,有時連吃飯、睡覺,會變得絆手絆腳,總之誓要看完某個故事、某個章節為止。
最近看了新井一二三的「我和閱讀談戀愛」,作者有此想法:
「每當有人問我喜歡看什麼樣的書,
我都覺得稍微尷尬,因為對我來說閱讀如戀愛。
跟一個作家打得火熱的時候,
好像全世界只有他(她)能理解我似的。
然而,過些日子總會遇到別的、更新鮮的對象。
這個時候前任情人非受冷落不可。
好在對方並不知道我曾經熱愛過他(她),
也不知道如今我變了心......」[摘自<閱讀如戀愛>一文]
書中介紹了作者曾戀愛過的作家或小說,雖然大多提及日本作家,但當中也有大家熟悉的如村上春樹、江國香織和川上弘美等。作者以不同的手法、不同角度,介紹不同的作家,不同的作品。當中有大部份的書也許大家感到陌生,但透過作者的介紹,有些是對作家想法的分析,有些是針對書與現代社會的衝擊等,竟使我有一股「去找找哪裏買到這本書看看吧!」的衝動。
我在最快樂的時候,總會有一本書分享我的喜悅;
我在最傷心的時候,總會有一本書安慰我的憂傷;
我在最寂寞的時候,總會有一本書陪伴著我;
我在最幸福的時候,總會有一本書給身旁的人分享;
我在旅行的時候,更總會有一本書陪伴我解悶、啟發我的思想......
記得從小爸爸媽媽已經常鼓勵我們閱讀,雖然家境貧窮,父母很少會買玩具,兩三歲時爸爸只是買了一盒「看圖識字」的木塊認字咭給我,那時的我未入讀幼稚園時已認識所有「看圖識字」的木塊認字咭上的字,所以在幼稚園時我根本不用學字已經可以看當時流行的<兒童週刊>和<良友>。
至於小學,爸爸要求更嚴格,記得升讀小學前,他竟把我所有洋娃娃、「煮飯仔」遊戲丟掉,更要我自己寫一本英文生字簿,由A至Z作開始的生字,都要寫在簿上。我還記得爸爸對我說的那晚,我以為要即晚完成,還記得當時某些英文字母作起首的生字不多,如X,Y和Z,我那時根本被嚇壞了,只能各寫到一個生字,更躲在桌下偷偷地哭。當晚,爸爸竟然沒有檢查生字簿,後來,才知道是幫助我溫習用的工具!此外,我的爸爸熱愛旅遊,是個很喜歡認識世界各地的人,竟要我背誦世界各國的首都、大江大河的名稱等。
可是他們最反對我們看漫畫。記得有一次,不知從何而來,得了一本<老夫子>,我便沈迷得在被窩內,開了手電筒追看。然而,竟被媽媽發現了,更被她從被窩內拖了出客廳,吃了幾下籐條炆豬肉呢!自此,漫畫絕不能踏足我家!
至於看書,爸爸媽媽絕不會吝嗇,只要我們要求,總會買給我們,如格林童話、伊索寓言和中國民間傳說等。在學校,有圖書角,我已習慣閱讀,總會借幾本圖書回家看。直到小五開始,因為我已開始習慣每星期看一本書,他們開始讓我到圖書館借書,如有關天文的書、小說、英文圖書等。
升上中學後,開始少了看書,但仍保持看一些小說和詩集。記得有一次,我剛升上中一,我借了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,晚上為了看書,怕被媽媽責怪過於沈迷,於是躲在被窩內,開了手電筒追看。此外,曾經有一段時間,愛上冰心小姐的<寄小讀者>,魯迅先生的<狂人日記>、<吶喊>等。升上中三後,由於正值豆蒄年華,愛上了亦舒的小說。想不到愛上了,就放不下,一個暑假便看了三十多本書,而且只看長篇小說,很少看散文。原來愛上了一位作家,真的可以廢寢忘食,只管看書而忘卻自己。曾經看過一兩本瓊瑤的小說,但有感故事背景與香港的生活有一段距離,較難投入其中。至於岑凱倫,完全不是我的那杯茶。
往後多年,因為要考公開試,加上自己選讀理科,為了學習,被迫放棄閱讀小說。
直到畢業後,我才開始再閱讀。近來呢!中文作家,我戀上張愛玲,<半生緣>看了三四次,更介紹其他朋友看;其他作家,我愛上村上春樹、Tony Parsons、Mitch Elbom等。至於亦舒的小說,剛踏入社會工作時,也看過好幾本;後來,愛看張小嫻的小說,因為現實感十足; 但人長大了,開始愛上張愛玲和王安憶,愛上她們對現實殘酷的描寫,淡淡然又感人的情節,原來讓人感到浪漫,需要苦心經營,而令人感動是要由許許多多的生活細節組成。
我想,我真的跟閱讀談起戀愛呢!
不知大家現在正在什麼光景呢?大家又愛看什麼書呢?
0 意見:
張貼留言